“未来公司需要10TWh的电池,小型车/Robotaxi需要1500GWh,紧凑型、中档车需要3500Gwh,豪华车、SUV需要900GWh,皮卡需要1100GWh,卡车3000GWh。”马斯克说。这是什么概念?2018年,特斯拉和松下在内华达州的生产线上,仅实现了 150GWh 的电池产能。 发布会现场的Cybertruck、Semi “即便我们的电池供应商(松下、LG、宁德时代等)全速前进,我们预计在2022年,依然会出现电池短缺,除非我们自己行动起来。”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。 特斯拉的三大核心:制造、工程、软件 特斯拉对自研电池的筹备,甚至比2016年开始自主研发芯片更早。早在2004年,锂电池专家、前特斯拉 CTO JB Straubel 就已经组建电池团队,在电化学上提前投入。 有从业十余年汽车供应链高管告诉36氪,在特斯拉和松下的电池生产合作中,特斯拉已经强势介入,掌握了电池原材料配方。LG化学向特斯拉中国工厂的供货合作中,特斯拉也要求前者参照松下的电池CAP(电池帽)设计标准,以增加更多电芯容量。 “如果车价向上溢价出现困难,那么向制造链条要利润是必然选择。”上述高管向36氪评论。而从全球电动汽车行业来看,身披智能化光环的特斯拉也不得不持续下探价格,才能攫取更多市场。在中国市场内,特斯拉的起售价已经从37万元人民币,通过本地化生产,降低至27万元,而在欧洲,由于没有本土生产体系支撑,特斯拉的销量在7、8月份遭遇滑铁卢,较去年下滑超70%。 价格下探,毛利空间收缩,对特斯拉的商业路径是个考验。36氪此前多次分析,特斯拉依靠智能化投入支撑品牌溢价,继而大规模出货,摊薄研发费用,实现盈利。但即便斩获高达25%的整车毛利,在投入5%的研发和10%的渠道费用之后,特斯拉只能堪堪维持盈利。全球第一的科技公司市值背后,实际上难掩制造业利润结构的尴尬。这是马斯克高度介怀的。 “长远来讲,我认为传统企业产业可能就不存在了。”马斯克在发布会问答环节直言,“可持续能源对环境更好,还能回馈给电网,可以将盈利能力兼得。” 马斯克意犹未尽,再次补充道,“(可持续能源)的成本不是更高,而是会更低。” 因此,不难理解,即便如今三元锂电池单芯的成本已经下降至0.7元每瓦时左右,特斯拉依然要向下榨取约20-30%的下探空间。这是特斯拉向化石能源的下一个进攻武器。 在制造工程工艺领域,马斯克同样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改良。 “原型车做起来很难,但是要实现批量化生产,这个难度是成百上千倍。”马斯克说。特斯拉不光一直在尝试工厂自动化,在量产车Model Y的车身设计上更是采用了一体化铸造工艺,来简化生产流程。如今,特斯拉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车身架构,将电池包设计为车身结构件,将电池包和车身前后部一体化成型,此结构带来超高强度车身,同时车辆的重量分布也更靠近中心,带来更灵活的操控性。 特斯拉的电池生产工艺,截图自官网 除了自研电池,实现整车利润和产品竞争力的保障,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算法也将重写完成。 “我们不得不对整个自动驾驶软件堆栈进行根本性的重写……我们现在对3D视频进行了标注,这与我们之前对单一的2D图像进行标注时有巨大的不同。“马斯克在现场表示,现在的算法基于标记整个视频片段,同时拍摄所有的摄像头,而不是2D图片,这对神经网络的算法有很大提升。 “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制造技术、工艺工程以及软件能力。”马斯克在现场总结。向上推进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演进,向下掌控电动汽车的成本命脉,特斯拉推动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的愿景在提速。 “对于特斯拉来说,我们不是一家慢慢来的公司,而是要加快一切我们的节奏。”电池日发布会临近尾声,马斯克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