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教在古代承担着一定的教化功能,不论是否为统治阶级所用,其目的都是要求人遵守社会的秩序,只是通过形而上的思辨来实现的,因此宗教艺术着意通过刻画神怪的异象给人压迫、疏离的感觉,从而唤起敬畏之心。长久以来,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十分深远,导致诸多神怪形象创作也很难脱离宗教艺术。艺术创作并不否定宗教,但交互艺术依托于现代技术与新媒体,首先就消解了宗教神怪形象范式的严整,例如在电子屏幕前,神怪不断生长出手脚,这颇显戏谑的内在规律,即使有宗教形象的元素在,很难再感受到宗教形象的表意。 交互艺术依托数据技术手段,所创作的神怪形象,是消解宗教意识的,更关注当下的存在。 四、结语 创作“后鬼怪”这种新的神怪形象,是对传统神怪形象进行“超真实”创作的实践,交互艺术作品因其依托于技术的特征,往往流于技术表面,如此不乏囿于“奇技淫巧”。信息交互艺术的创作来源于真实,但技术社会正在通过机械理性和规律指导人的行为,后现代理论中对技术社会的批判和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。正如“后鬼怪”,虽然形象是由数据生成的,但要让人观照自身,用数据是难以实现的,交互艺术的数据可视化不是将数据进行理性分析。数据与刀笔泥土颜料一样,是创作的工具,最终目的是需要通过作品视觉上的感受和交互的体验,思考当下的存在方式,人们可以通过“后鬼怪”的形象来重新审视自我,从而找到更合理地解读世界和自我存在的方式。
12下页尾页 标签: 新媒体艺术 后现代
赏
|